日本大片成人免费网址,va在线,日日拍夜夜嗷嗷叫狠狠,亚洲香蕉网综合久久

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紀實(一)| 信息工程學院開展重走遼西革命之路實踐活動
日期:2024-07-18 18:56:37  發(fā)布人:tw  瀏覽量:0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根據《關于開展2024年遼寧省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相關要求,學校團委積極組織開展2024年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經過廣泛宣傳、動員和號召,我校共組建近240支隊伍,1700多名師生奔赴全國各地,開展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


? ?訪紅色舊址? ?憶崢嶸歲月


信息工程學院按照學校團委的部署,圍繞“樹立愛黨報國信念、擔當時代使命責任”這一主題組織開展2024年遼寧理工學院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


微信圖片_20240827185603.jpg


信息工程學院紅色傳承實踐團以“尋訪紅色舊址,感悟革命英雄精神”為根基,以“崇尚英雄人物、踐行英雄精神”特色思政工作體系為導向,來到了位于葫蘆島市連山區(qū)塔山阻擊戰(zhàn)紀念館和綏中縣加碑巖鄉(xiāng)黃木杖子村等地扎實開展實踐活動。



?

塔山豐碑永存:走進塔山阻擊戰(zhàn)紀念館銘記英雄榮光

?

塔山阻擊戰(zhàn)紀念館位于葫蘆島市區(qū)東北15公里的塔山村東山崗上,塔山既無塔也無山,它東臨渤海灣,西接紅螺山,山海之間是一條寬約十公里的狹長地帶。但是,正因為遏制著公路與鐵路線,所以成為了國共雙方爭奪的要點,也就是在這彈丸之地發(fā)生了"塔山阻擊戰(zhàn)"這場著名戰(zhàn)役。

微信圖片_20240827151646.jpg


實踐團成員走進塔山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大的紅軍戰(zhàn)士群雕,這面群雕是歷史的見證,是精神的凝聚,更是無數英勇戰(zhàn)士不朽靈魂的化身。隨著腳步的深入,實踐團成員們被一件件珍貴的文物所吸引。那些殘破的槍支、彈殼、軍服、獎章……每一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看著這些文物,成員們仿佛能感受到先烈們曾經的體溫和心跳,以及他們在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的壯志豪情。隨后通過照片、文字和影像資料,實踐團成員們目睹那些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們如何在槍林彈雨中堅守陣地,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在參觀的過程中,最令實踐團震撼的是一個個逼真的蠟像。這些蠟像中的主人公有的是普通的士兵,有的是英勇的指揮官,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對國家和民族的無限忠誠和熱愛。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義精神。同時,場館外“塔山阻擊戰(zhàn)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讓實踐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精神的內涵與價值。它不僅僅是一種歷史的記憶,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它告訴青年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需要保持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對人民的關心與責任。當代大學生需要銘記歷史,珍惜和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微信圖片_20240827151820.jpg


離開紀念館之后,實踐團成員走進塔山村村黨支部,參觀了位于塔山村內的塔山紅色精神紀念館,深入了解了塔山人民賡續(xù)紅色基因,弘揚“塔山精神”,昂首踏著先烈們的足跡戮力同心,奔向美好未來的偉大壯舉。并與村黨支部趙書記面對面交談,詳細了解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勇于犧牲、敢打必勝”的塔山精神和塔山村的文化內涵。趙書記用樸素的語言道出了心聲:“小的時候,我們從老一輩口中聽到了很多關于塔山阻擊戰(zhàn)的動人故事,這些故事一直鼓舞和鞭策著我們。雖然現在生活好了,但勤勞致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始終沒有丟?!苯┠陙?,以“黨建+紅色”為引領,塔山村通過紅色引擎,帶動全村高附加值養(yǎng)殖、大棚水果采摘、紅色鄉(xiāng)村民宿等配套項目快速發(fā)展,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鄉(xiāng)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


實踐團也通過與趙書記的對話感受到了在步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青年群體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使命在肩、責無旁貸。要在實踐中磨礪,在挫折與挑戰(zhàn)中百煉成鋼,努力將個人“小我”融入國家發(fā)展之“大我”,當敢想敢為且善作善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賡續(xù)紅色精神矢志奮斗。?

?

遼西紅色曙光:走進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傳承革命精神新篇章

?

實踐團第二站來到了綏中縣加碑巖鄉(xiāng)黃木杖子村,關注鄉(xiāng)村發(fā)展變化,了解紅色革命精神,為傳承紅色精神貢獻理工青年的智慧與力量。


微信圖片_20240827152008.jpg


實踐團一行剛走進加碑巖鄉(xiāng),便被“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的景色震撼。越過重重高山,行過蜿蜒山路,終于抵達遼西第一黨支部紀念館。經過與村支部董書記的溝通,實踐團順利的進入了紀念館,通過紀念館中的展品以及圖片等資料,實踐團詳細了解到遼西地區(qū)第一個黨支部建立以及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取得的輝煌成就。深刻感受到了前輩們在山坡、洼地處,一鍬一鎬硬生生開拓耕地的決心與毅力和百年村史背后的文化底蘊。




實踐團通過山間小路走進遼西第一個黨支部成立舊址,它位于羊巖子半山腰的山洞內,山洞的面積只有大約15平方米,洞內的石桌石凳無不展現環(huán)境的艱難與險苦。時至今日,崖壁上的殘缺的黨旗仍然熠熠生輝,向我們展示著革命先輩們?yōu)榱宋覀兊拿褡褰夥藕腿嗣裥腋I顠侇^顱灑熱血的決心和勇氣。

?



黃木杖子村的村民民風淳樸,熱情好客。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扶持下、在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已有十余家農家院完成改造升級。實踐團走進村民李鳳友老人家中,與老兩口促膝長談,聆聽他們講述黃木杖子村從過去到如今的點點滴滴,感受那份由內而外的蛻變與成長。李大爺講述到從養(yǎng)不起孩子到全村實現全面脫貧,現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從挨餓到溫飽、從溫飽到脫貧、從脫貧到小康,通過與大爺的對話實踐團看到了黃木杖子村的村民們在革命先輩們“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的精神引導下,用勤勞的雙手、頑強的意志創(chuàng)造了一項項彪炳史冊的成績,將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了現實。


實踐團這次走進大山深處,瞻仰紅色遺跡的實踐活動,切身感受到了戰(zhàn)爭年代共產黨員勇于開拓、敢為人先的革命情懷,體會到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和黨性教育。


微信圖片_20240827152035.png


作為遼西第一黨支部誕生地,在這片紅色的大山里,有著數不勝數的英雄前輩為革命事業(yè)奉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而在今天,同樣有著一批又一批的無名英雄們工作在這片他們所熱愛的土地上,傳承著前輩們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的精神,為鄉(xiāng)村振興的發(fā)展奉獻著自己最寶貴的年華。


微信圖片_20240827152344.jpg


紅色傳承實踐團通過本次“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在歷史遺址中感悟到了偉大革命精神,更加切身領悟到艱苦奮斗時期的精神凝結?;仡櫄v史長河中的輝煌篇章,理工學子誓將紅色血脈永續(xù)傳承,用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展望前路漫漫,新時代的理工青年將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用黨的歷史經驗和實踐啟迪智慧,繼往開來。


微信圖片_20240827152353.jpg


我們堅信在未來的道路上,以實踐團為代表的廣大青年將繼續(xù)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征程中擔當起庚續(xù)紅色血脈的責任與使命。以青春之小我激蕩起時代的風帆,以拳拳赤子之心貢獻出青春力量與汗水,在感悟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中立根鑄魂、開拓攻堅,譜寫新時代更加出彩的青春篇章。

核發(fā):tw 點擊數:0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