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入法院
所有出庭人員都要攜帶身份證、傳票、授權委托書、關系證明等文件 。
當事人自己出庭,要準備好自己的身份證、傳票,不然進不了法庭。
如果是委托關系,比如委托父母、子女出庭,除了出庭人員的身份證以外,還要準備授權委托書,寫明委托人與被委托人信息、委托權限、與委托人的關系等。最重要的一點,還要攜帶可以證明委托人與被委托人之間關系的相關證明。比如父子關系,戶口本上可以體現(xiàn)的話,就帶戶口本復印件。如果不在一個戶口本上,需要去居委會或村委會開具關系證明。沒有這個關系證明,也是不能代理出庭的。另,員工代表公司出庭要準備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以及勞動合同等。
上述資料是出庭的必備資料,一定要準備好。
2庭前準備
做為原告,要圍繞訴訟請求,針對自己的證據(jù)進行整理,一共有幾個證據(jù),要證明什么觀點,為什么要讓法官支持你的觀點等等。
律師都會做證據(jù)清單,即使不請律師,最好也要弄一份。同時,針對自己的訴訟請求,結合現(xiàn)有證據(jù),寫一份書面材料給法官,方便法官庭后閱卷。
做為被告,需要在開庭前聯(lián)系法官,看看對方提交了什么證據(jù),針對證據(jù)要如何答辯。如果自己也有證據(jù)要提交,同樣做一份證據(jù)清單出來。
所有證據(jù),聊天記錄也好、轉賬記錄也好,最好打印出來,如果是錄音,重要部分轉換成文字打印,讓法官很直白的就能看到。不在太寄希望于法官庭后會仔細看你提交的U盤、光盤等。
切記,不要把自己的一堆東西給法官,說全在這了,需要什么您自己看吧?;鶎臃ü侔缸雍芏?,真的沒空給你整理證據(jù),如果你自己不弄清楚,因為證據(jù)不足被駁回起訴,就不要怪別人了。
書面的代理詞、答辯狀很重要。有些觀點,無論是原告還是被告,最好在庭前針對自己想說的,都寫一份書面的文件給法官。不然開庭一緊張,就會沒有條理,忘了很多話。
但是,書面文件不是寫的越多越好,簡明厄要的寫清案件事實以及自己的觀點就行了。能寫兩頁,就別寫三頁。寫的越多,別人越?jīng)]耐心看。
3質(zhì)證環(huán)節(jié)
開庭是很流程化的東西,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都有固定的流程。其中,最重要的流程就是質(zhì)證環(huán)節(jié)。
質(zhì)證,就是針對對方提交的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其實大部分當事人,在庭上都是不懂質(zhì)證的,要由法官引導著才能說完。也僅僅是表達意見而已,哪些證據(jù)認可哪部分,不認可哪部分,其實當事人挺懵的。但質(zhì)證意見,對于法官最后的判決,影響還是挺大的。
曾經(jīng)有個當事人,開庭的時候?qū)τ趯Ψ匠鍪镜淖C據(jù)全部表示認可。我問他為什么你全認了啊,他說,如果我說有異議,法官肯定問我哪里有異議,我說不上來。這讓律師很無語。
4注意筆錄
法官開庭很講究效率,針對案件事實,當事人的話說一次就可以了,書記員會記在開庭筆錄里,車轱轆話來回說,沒有任何意義,也會被法官制止。
其實,我們開庭和律政劇中演的唇槍舌劍很不一樣。書記員要做開庭筆錄,基層法院書記員打字都不是太快,這就注定了庭審現(xiàn)場沒有劍拔弩張的那種氣氛,律師一般會盯著屏幕看書記員是否將自己表達的觀點記錄在案,這是法官庭后寫判決書的重要參考文件。所以,當事人不能在法庭上滔滔不絕地表達情緒,而是關注你說的重要觀點,人家是不是都記下來了。
律師在接到一個案子的時候,會先按照現(xiàn)有證據(jù)分析案情,根據(jù)需要指導當事人收集證據(jù),然后決定訴訟策略等等,這個工作流程需要較強的專業(yè)知識以及工作經(jīng)驗。也不是一般人隨隨便便能學會的。
如果當事人的案子訴訟標的很小,案情簡單,就可以自己去打官司,但想要一個好的結果,就需要庭前多做準備工作;如果真的涉及到了標的比較大,案情復雜,就需要有專業(yè)律師介入了。
?
- 上一篇:發(fā)包人向?qū)嶋H施工人承...
- 下一篇:開庭必備(法定代表人...